“拓展训练”12大流派(一、二)第一大流派:经典传统流派:拓展训练要原汁原味、要地道、要标准化。这类拓展组织往往选取美国OUTWARDBOUND、PA、HIGH5等组织的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严格执行。做得好的会派教练到国外相关组织进修进而获得认证,也有人曾邀请国外专家(如美国体验式学习之父卡尔•朗吉)来华讲学。这一流派在早期得宜于标准化的流程及品牌影响力较具优势,但其中很多公司忽视中国商业化拓展市场的特点,拓展风格僵化导致其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渐落后、惨淡经营。这一流派中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这样做不合规矩,这是人家美国专家定的照做就好。(OutwardBound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分支机构或者授权机构,卡瑞特倒是有点OutwardBound的影子。共好有PA的授权,应该算是这一流派的吧。福建PA、High5流派的比较多。《体验式学习》的作者是福建的某机构的。共好两年前曾经把卡尔朗基老头弄过来上TTT课。) 说实话,照搬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在中国这个土地上生存了,拓展训练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如何在活动当中让学员看到提升的方向,找到提升的方法才是拓展训练的根本目的,就像武侠小说中常讲的那样,落叶飞花,在高手的眼里,随意一样东西都是武器。《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变易、不易、易简”,太拘泥于形式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作为拓展教练,创新力才是拓展训练的唯一出路。
第二大流派:旅游拓展流派:拓展训练的精华在于烘托气氛、在互动中享受快乐、拉近人与人的关系。这类拓展公司更多的注意力在于把拓展当成一种像旅游、趣味运动会一样的企业福利来做。有的公司本身就是旅游公司,更有甚者打着拓展的旗号做旅游团,把拓展公司开成了培训发票倒卖公司。在这一流派中缺乏安全保障流程,使用非专业训练保护员的情况非常普遍,某些训练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有的公司仅仅是从网上下载些资料,参加一次拓展体验后就请几个工人在家闭门造车建拓展基地。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流派中也有很多是由专业拓展公司根据市场及自身发展需要转型而成,他们秉承了拓展训练严谨的培训作风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开发了很多充满活力的新流程,新项目,赢得了客户的青睐,丰富了中国化的拓展内涵。 说实话,拓展训练这个名词和旅游嫁接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了,现在不是讲究的资源整合嘛,也许这就是创新吧!我一直认为,存在就有理由。旅游拓展流派在当前应该算得上是最红火的一个流派了,不仅拓展培训公司在做,旅游公司也在分一杯羹,不管怎么说,毕竟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心里,对上而言我们去拓展训练了,凝练了团队,提升了士气,凝聚了人心,美其名曰培训;实际上带着大家好吃好喝好玩了一两天。拍下来的照片放在企业文化栏上作为宣传资料,大家看过都一笑了之。
|